1953年10元人民币(
大黑拾)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苏联代印的
第二套人民币里面的其中一张人民币,为法定货币。1957年12月1日开始对外发行,于1964年4月15日正式退出流通领域。 其正面图案为工农联盟图,主黑色;背面图案有花符、国徽及汉、蒙、维、藏文字,主黑色。是人民币发行史上最大票幅的票劵,又因由苏联代印,极珍贵。
1953年10元人民币(大黑拾)简介
名 称:1953年10元人民币(大黑拾)
类 别:人民币单张
发行时间:1957年12月1日
停用时间:1964年4月15日
票面尺寸:210x 85mm
字冠号码:三字冠、七号码
印刷工艺:胶印四色、凹凸印各二色
1953年10元人民币(大黑拾)特征
1、正面左侧国徽固定水印。
2、四周尤其左边有较宽的白边,俗称“大白边”。
3、未发现暗记。
1953年10元人民币(大黑拾)收藏价值
拥有“大黑十”之称的第二套人民币10元工农像一直以来都被尊为二版人民币中的“币王”,不仅是它特殊的出身和历史背景,同时存世量的稀少也决定了它的市场地位。价格涨幅在二版人民币中也是尤为凸显。近年来单张已经升到20多万元了。成为名副其实的二版人民币“币
1953年10元人民币(大黑拾)市场价值
由于当时国内印钞生产能力不足,又缺少高档专用印钞纸,因此面额为3元、5元和10元的人民币由国内设计绘样,委托前苏联代印。后来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便开始极力收回这些
纸币,导致存世量很少。如今这三种人民币被藏友称为“苏三币”,在市场上的价格也是日益高涨,纷纷突破万元大关,成为人民币中的佼佼者。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