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中国成立到目前为止,我国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第一和第二套因其存世量稀少早已成为钱币收藏市场上藏家们竞相追逐的目标。然而,由于第一和第二套人民币收藏门槛较高,很多藏家开始将目光转向第三套人民币。近几年,第三套人民币中的“60年枣红1角”、“62年背绿水印”已成为“明星”藏品,在其带领下,第三套人民币已经成为人民币收藏市场上的主流。由于目前尚未出现像第一和第二套人民币收藏价格的高位水平,因此第三套人民币仍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流通38年,意义非凡1962年4月20日-1980年4月15日止,第三套人民币共发行了七种面额、13种版别。其中,主币面值为1元、2元、5元、10元四种,辅币是1角、2角、5角三种,共七种面额,全套面值合计18.8元。第三套人民币从1962年4月开始正式发行,直到2000年7月才淡出流通领域,在市场上共流通了38年,这是目前发行的五套人民币中流通时间最长的。这套人民币也是我国首次完全独立设计、印制的一套纸币。第三套人民币票面设计以工业为主导,工农轻重并举,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从10元券到1元券的正面图案分别为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炼钢工人、车床工人、女拖拉机手、纺织车间、武汉长江大桥、教育与生产相结合,背面是分别为天安门、露天煤矿、石油矿井、牧羊、棉花等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国情。
“枣红”1角存世量稀少第三套人民币中,1960年版“枣红”1角的正面图案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主色为枣红色,据了解其目前市场价格已涨至8000多元。“枣红”因在市场流通环节中的不断损耗,因此存世量稀少,价格也就跟着水涨船高。“枣红”1角价格上涨的原因一方面是存世量稀少,同时也在于第三版人民币中的象征意义。1962年4月20日公布发行了两种面额人民币,即1956年版棕色5元券和1960年版枣红色1角券,前者是对1955年3月1日发行的酱紫色5元券的更换调整,属于第二套人民币的最后一个版券,而枣红色1角才真正是第三套人民币的开始。